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1章 贝尔维特传说.使命 (第6/6页)
事地补上这么一句,原来渥德的勇猛也仅限于战场上罢了,真是令人感到有趣。这也是理斯从希农出征至今,第一次打从心底感到开心的时刻。 不过,这份欢乐的气息在当晚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渥肯斯终究还足下达了流放贝尔纳多的命令。由他坐镇的西部战线,虽然是由原先隶属于贝维克同盟的国家所组成,然而在维利亚王国首都巴连这因沦陷后,便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当时甚至有入主张投靠帝国以求自保。 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中能够安定局面,甚至将西部诸国统合成一支足以击破帝国军的雄师非贝尔纳多的才德莫属。这也有可能是出自于他在过往大错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这也归功于贝尔纳多拥有能够自然而然和旁人成为朋友的特质吧。 这般受人敬重的贝尔纳多,如今却也让渥肯斯愚昧地处以流放之刑。西部战线自从失去了他之后,士气便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甚至有不少小国索性投诚帝国,原本胜算在握的战局为此节节败退,其后,败战甚至成了家常便饭。 此外,帝国方面似乎得知了贝尔纳多失势的消息,趁机将其最大战力之龙骑士团由纳尔维亚转向西部战线。 此外,在伊西丝森林之战中,让数十万同盟军溃败的黑色恶梦,奴隶将军赛夫罗斯出马了。他的名号可谓如雷贯耳,传遍西部诸国同盟之中。 眼看情势每况愈下,士气不断下滑,背叛者更是与日俱增,一切都陷入了恶性循环。 接着传入理斯耳中的,是父亲班斯托尔战死的消息。 8 沙沙沙沙脚边传来一阵规律的浪潮声。 理斯独自一人走出行馆,漫步在夜晚的街道上。 纳尔维亚城东侧正好面对着大陆内海的贝尔海域。 而东北侧则是一处险峻峭立的海角,平日鲜少有人在该地出没,更何况是在黎明前这段时间,几乎不可能看到人影经过。当理斯回过神来时,他已经不自觉地伫立于海角的最尖端。 沙沙沙沙 从这里向下俯瞰,这段高度足以令人头晕目眩,但是他却一点也不觉得害怕。 为什么! 在空无一人的海角上,理斯竭力嘶吼着。 为什么父亲非死不可! 没有人给他答案。事实上,他也不奢求能得到答案。纵使有人愿意替父亲的死加上理由,他也没有把握自己能够接受现实,既然如此,还不如憎恨着命运的残酷而活下去来得轻松。 为何渥肯斯会做出那种愚昧的抉择呢?能够支撑西部战线大局的人非贝尔纳多莫属,这 是不争的事实。 贝尔纳多之所以会被判刑流放,主要是由于他太受民众支持,使得渥肯斯认定他有再次造反的危险性。然而他又怎么可能造反呢?如果他当真这么打算,又何苦让自己待在那般激烈的战场最前线呢? 贝尔纳多是真心为了贝维克同盟诸国的和平,为了人民而奋战至今的。他的所作所为,或多或少都是为了弥补过去曾在自己所引发的内战中牺牲的人们。 为什么!为什么他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为什么那般痛切、真挚的赎罪精神无法得到理解呢? 视线范围中冷不防出现了一株矮树。理斯瞬间拔出了领主之剑,疯狂地将那株矮树砍倒。 暗夜下,领主之剑的剑身围绕着神秘的光芒,然而这道光芒仿佛正在吐露自己被当作泄愤工具的悲哀。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其实理斯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分明是迁怒,无奈身体已被愤怒所控制,并不是喊停就能停的。 眼前不论是矮木、小树、大树乃至于树龄不低于百年的巨木,统统都在一击之下应声倒地。 啊啊啊啊啊啊~~~~~ 待四周东西都破坏殆尽后,理斯有如试图破坏自己身体一般大声吼叫,直到耗尽最后一滴力气才倒卧在地面上。 一切是那么地宁静。 耳边只听得见激烈跳动的心脏、纷乱的气息,以及浪涛拍打的声音。不经意地抬头一看,在海角尖端的正前方,也就是东方水平线处,隐约可以看见朝阳探头出来窥伺大地的样子。 世界依然没有改变。即使是昨天之前的早上、今天早上、就算是明天早上,太阳始终还是会一如往常地露脸、一如往常地西沉。 人的逝去也是相同的道理。此时此刻这份盛怒与痛楚,未来终将伴随理斯的死亡一同流向时间之海中,为人遗忘。 这是多么地使人哀愁。 这是一种无所适从的哀愁。即便是这样,也不能就此停下前进的脚步,什么才是自己该做的事,答案早已显而易见,但在这之中不免带有几分苦痛。 倒在地面上的理斯,下意识地往身旁伸出左手。在他的手边,恰好盛开了几株小花,理斯顺手摘下其中一朵黄花,走回海角的尖端。 父亲大人,我想我会继续战下去。我终于了解到,自己的身份并不允许自己恣意妄为, 这也是身为公爵家之人应守的本分。 离开希农之前他并不能体会这些道理。倘若理斯当时选择继续待在希农,那么等他碰上今天这件事情时,恐怕再也无法振作起来。所聿选择离开希农的他,如今振作了起来。 这是历经多少战事后才获得的领悟。或许正因为有所体悟,才会深感痛苦。 仙娜公主曾经告诉过我,要我为人民而战,那是尊贵之人的使命。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