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_第244章 番外二百三十一 梦回唐朝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 番外二百三十一 梦回唐朝4 (第8/9页)

送往徐州。义军也由此占据淮口,卡住了江淮水路运输线,导致政府物资只能改道从寿州运送。
  这时,朝廷的剿匪部队都正陆续朝战区进发。剿匪总指挥康承训部队到达新兴时,被义军姚周部队挡住。康承训看各路人马先遣部队到达人数才万把人,担心寡不敌众,只得后退到宋州等待各路人马。官军可以等待援军,义军却需要自力更生,乘此机会,发展壮大才是硬道理。庞勋调兵遣将,派手下丁从实等分兵侵蚀各处州县并取得辉煌战果。
  南攻舒州、庐州,北进沂州、海州,破沭阳、下蔡、乌江、巢县(今安徽巢湖),占滁州、克和州。
  其中滁州城破时,刺史高锡望因公殉职。
  和州城刺史崔雍是诗人李商隐的从表兄弟,见城守不住,就想用糖衣炮弹免灾。他命令士兵放下武器,好酒好菜招待义军,并亲自作陪同义军首领一起登楼饮酒,希望保全身家性命。
  自己身家性命是保住了,城里遭了殃,被抢劫一空,放下武器的士兵也被屠戮八百余人。
  懦弱的崔雍即使暂时苟全性命,以后也必将上军事法庭。义军胜果一个接一个,高潮一波连一波。摆在战区百姓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参加义军一起闹革命,要么逃难到后方去。
  有逃难的,自然也有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义军队伍,求取富贵的。两者都是为了保全性命而押注方不一样而已。
  义军势力迅速发展,高潮时达到20万人,人数已达到裘甫起义时的七倍。
  而不久,义军又要迎来他们起事以来的大高潮。
  徐州南面剿匪指挥羽林将军戴可师率三万羽林军闪亮登场。
  羽林军也叫御林军,是皇帝的亲兵,工资很高,福利很好,装备当然也很土豪,却都是养尊处优的“白斩鸡”。戴可师人称“狼帅”,以勇悍嗜杀闻名,也算一员猛将。他收到指派点齐军队就浩浩荡荡奔向战区,所过之处碰到的是义军的散兵游勇,没做什么抵抗跑了。部队就这么一路打过了淮河,逼得义军全部从淮南占领区撤退。戴可师一看这么容易收复失地,自信心爆棚,就准备扩大战果先夺淮口地区,再救泗州。于是把梁都团团围住,准备吃掉城中这点部队然后去对面解泗州之围,这样可以截断泗州城下叛军的退路。
  思路是好的,不过戴可师的脑袋有点简单,典型的勇者无谋。
  一头没有计谋的狼没把一群“白斩鸡”变成狼,最后都变成了义军的菜。
  梁都被包围,守军人少,就用了招诈降计。义军将领在城上向戴可师跪拜说:“我军正在议论向贵军投降的事情,请元帅能不能先后退几里路,免得我们紧张。”
  戴可师听到义军要投降,自然高兴,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于是大军后退五里,不再包围梁都。义军抓住机会乘夜撤出梁都,留给戴可师一座空城。
  得到空城戴可师也高兴啊,还以为自己王霸之气到处,敌军是不战而逃。一边向朝廷报功,一边愉快的进城,而且心里想着看敌军逃的这么快,肯定是不敢回来了,于是进城后竟然骄傲的不做防备。
  骄兵必败,no zuo no die!
  老天都被戴可师的作死行为激怒,降下了惩罚让第二天大雾弥漫。戴可师部队都还在梦乡时,义军杀了个回马枪。
  义军将领王弘立引兵数万悄然兵临城下,城门竟然没有像样的守卫。王弘立部队就这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突然杀入城中。睡梦中的官军迷迷糊糊惊起,听得到处是喊杀声,哪有心思作战。天寒地冻,有的衣服都来不及穿,手无寸铁如无头苍蝇般的“白斩鸡”们四散逃窜,不是被义军砍死成了“剁椒鸡”就是被淮河淹死成了“落汤鸡”。混乱之中戴可师见势不妙,牵了匹马想独自逃命。假如他衣着整齐的话,义军看着是大官,也许就要抓活口,还能留得一命。可惜急忙之中没穿好衣服,被义军当成普通士兵乱刀砍死,很荣幸成为剿匪战役中牺牲的官军中最高级别将领。
  这一战,义军大获全胜,官兵除了几百名会游泳、见机得快的人侥幸逃过一劫外,自戴可师以下,监军、将校都做了刀下之鬼。同时缴获兵器、粮食、车马数以万计,大大丰富了义军的仓库。
  庞勋要感谢“白斩鸡”们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前来送菜,这种损己利人的高尚品德让义军深感敬佩并在以后的艰苦岁月里深深怀念!
  戴可师部队被歼灭时,辛谠正在扬州搬救兵。当时泗州也迎来了最艰苦的岁月,粮食快吃光了。目前每人每日的口粮已削减到只有一碗清可见底的薄粥,再坚持一段时间,等粮食吃光,将面临不攻自破的境地。
  危难之处显身手,大侠辛谠又出场。乘着夜色,一叶小舟,辛谠带着十来名敢死队,悄悄的拔掉义军的守兵,冲出敌军水寨,潇洒而去。义军都在梦乡里,竟无人发觉。
  等天亮时发觉辛谠突围时,吴迥、许佶等派出超豪华阵容追击这十一名勇士。
  前面派五艘大船挡住去路,两岸不是五十,不是五百,是整整五千士兵在沿岸追击。
  还好船小有船小的好处,义军船大吃水太深,速度跟不上,辛谠凭借这么点优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