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_第244章 番外二百三十一 梦回唐朝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 番外二百三十一 梦回唐朝4 (第6/9页)

奈都将近万人,还是攻不下来。有辛谠、李雅相助的杜慆是如虎添翼,钉子户当得屹立不倒。
  十一月,庞勋盼来了一批朝廷使者,高级政府官员康道伟(太监)带队前来安慰返乡团的。不过这还是庞勋当时还在宿州时被派来安抚庞勋的。并不知道大半个月功夫,徐州就沦陷了,对庞勋求职一事也就没有收到中央最新指示。
  庞勋用最隆重的礼节接待了中央代表团,自己亲自到郊外迎接。从任山到子城将近三十里路,沿途让手下的各个番号部队盛装立好岗,自己陪同代表团举行了盛大的检阅仪式,然后在校场隆重宴请代表团一行。宴会期间还时不时的叫人汇报前线捷报并送上战利品、举行献俘仪式什么的,把康道伟一行是唬的一愣一愣的。
  最后代表团回去时,庞勋继续请代表团带上自己的求职意向给唐懿宗。
  庞勋等的使者还没来,战争还需要再继续,并呈扩大化的趋势。
  徐州被占,崔彦曾被抓,旁省邻居们有心无力。返乡团利益所在,部队滚雪球似的每时每刻壮大,而政府兵少将寡,一碰就溃败,只得集中兵力守住些紧要据点,对其他非军事要地就无能为力。就这样被攻占了鱼台等十来个县,而对这些县城的百姓返乡团就没有对待徐州老乡那么的仁慈、友善,奸杀掳掠是家常便饭。百姓们只得逃亡,期间就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恶性事件。
  河南、山东、安徽三省交界处的宋州(今河南商丘)东面有座山,叫磨山。当时已经聚集了数万难民,庞勋手下张玄稔带重兵团团包围在山下见人就杀。难民们吓得不敢下山,吃喝拉撒都在山里,本来还能支撑几天。最倒霉的是天旱,泉眼也枯竭了,几万人最后全部渴死在山里。
  和裘甫一样,不分良莠全部吸收到队伍里来又不严加管教的后果就是百姓开始遭殃。
  震惊朝野的磨山惨案连义军方也有人看不下去,纷纷劝庞勋对百姓以安抚为主,毕竟如果以后庞勋转正了,也要有人耕田种地。这个磨山离朱温的家乡所在地砀山、生活所在地萧县都比较近,当时都归宋州管。还好萧县比较偏僻,又非战争要冲,使得十六岁的朱温躲过了这一次战争波及,能继续过他的混混生活,没有提早步入社会。
  庞勋的求职信到了唐懿宗手上,唐懿宗很不高兴。从前面几件国内外事件可以看出,唐懿宗的原则是“攘外必先安内”。对大礼的挑衅可以做被动防守,但对国家内部的不和谐是绝不留情。裘甫、银刀军事件都充分说明唐懿宗的治国方针。更何况,信里的威胁意思昭然若揭。
  周重文采是好的,没摸清面试官的爱好。
  “伏乞圣慈,复赐旌节!不然,挥戈曳戟,诣阙非迟。”这是说我不答应就要带兵来长安找我面谈啊?几千农民军,翅膀刚硬就想飞,美的你这庞勋。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病猫!
  公元868年十一月十四日,唐朝中央政府再次启动剿匪模式,任命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徐州剿匪总指挥(徐州行营都招讨使)兼义成军节度使,神武大将军王宴权为徐州北面剿匪指挥,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剿匪指挥。各路兵马数万人在三位司令的带领下开赴叛乱中心,同时还征调少数民族部落沙陀、吐谷浑、鞑靼等派兵协同作战。
  在这样的大势下,这一年,十四岁的“独眼龙”李克用在父亲朱邪赤心(李国昌)的带领下,同三千沙陀骑兵一起参加了这次剿匪战役,开始了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建功立业之旅。
  庞勋等来了朝廷的使者宣慰使仇大夫的到来,却大失所望。朝廷只是对战败的崔彦曾和监军张道谨做了免官处罚决定,对庞勋的求职意向只字未提。
  不让庞勋转正,就是准备向他开刀。失望的庞勋正式决定另起炉灶,把朝廷代表仇大夫关了,不再听朝廷的安抚之词。
  倒霉的仇大夫,作为中央特派员,钦差大臣,却成为了囚犯,最后人头落地。如果他知道这次是这个结果,想必拿鞭子抽他也不会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双方调兵遣将,准备更亲密的接触。
  这时,对泗州这个钉子户的强拆工作也已到了白热化阶段。部队一万多还攻不下泗州,庞勋对李园的能力表示严重怀疑,于是派了另一员大将吴迥前来指挥作战。
  吴迥开启24小时不间断攻城模式,目标很明确,用车轮战疲劳战术拖垮守军。
  这是阳谋,杜慆没办法,只有陪着吴迥玩。
  双方拼的是耐力,更拼的是人力,这是杜慆的短板。如果战役这样持续,泗州最终会弹尽粮绝,钉子户要被迫迁移。
  危难之处显身手,大侠辛谠来出场,又是一叶扁舟,趁夜孤身冲出包围圈去搬救兵。
  隔淮相望的梁都有令狐綯部将李湘的几千兵,附近的洪泽还有令狐綯部将郭厚本率领的一千五百淮南兵,这支部队本来就是奉命前来救援的,奈何郭厚本、袁公弁等将领层见义军人多势众,怕死腿软不敢前进。就在不远的洪泽隔岸观火,当起吃瓜群众。
  辛谠去过一次,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求他们援手,只是郭厚本、袁公弁认为1500:10000的人数悬殊太大,胜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